幕僚制度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史上延續(xù)了兩千多年,其名稱五花八門。明清時期,更是多了師爺這一稱謂。師爺并無官銜,只是受聘于幕主官員的佐治人員,雙方以賓主相待,幕主常稱師爺為“老夫子”,因而對官員下屬而言,他們是自己長官的師賓,便尊稱為“師老爺”,簡稱“師爺”。這或許便是“師爺”的由來。
紹興師爺這個幕僚群體,以紹興命名,是名副其實的。因為在師爺隊伍中,紹興人出道最早,數(shù)量最多,名聲最大,是其中的典型代表?!盁o紹不成衙”這句諺語,在清代時十分流行。而紹興師爺作為一個特殊的幕僚群體,經(jīng)歷了蓄勢待發(fā)、順勢而生、因勢而衰的漫長過程。
紹興歷史上本就代出名幕,章學誠認為,紹興人“治文書、托官府為幕客,蓋天性然也”。文種、范蠡輔助句踐成就了復興越國的偉業(yè); 謝靈運、沈約,既是南朝著名文人,又是重要幕賓人;虞世南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五絕; 賀知章被人尊稱為賀秘監(jiān); 陸游一生相當長的時間都在為人作幕。
紹興人作幕,到了明代,更是大有人在。嘉靖年間的徐渭就是典型的代表。作為幕賓,他為抗倭平寇出謀劃策。“渭知兵,好奇計,宗憲擒徐海,誘王直,皆預其謀”,堪稱紹興師爺?shù)脑搭^。
清初,紹興師爺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,其中最有名的代表,非沈文奎莫屬。他“為明崇禎會稽邑庠生,家貧如洗,又值世亂年荒,于是北游滿洲。時滿伐蒙,大營駐磐石,竟投滿營,充教授輕(經(jīng))年者中文,兼行營文牘”。
這段文字告訴我們,他為后來的紹興師爺樹立了樣板:一是游,游幕; 二是在教授工作的同時兼行營文牘,即后來的書啟、掛號師爺?shù)男挟?。這可以算得上是紹興師爺群體的發(fā)端。
雍正乾隆時期,紹興師爺?shù)匚蝗章?。這一時期,清朝統(tǒng)治者為穩(wěn)定社會發(fā)展生產,采取了利用漢人知識分子的政策。而紹興師爺也乘朝廷急需人才之機,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大出風頭。鄔思道是其中杰出的代表。他在為河南山東總督田文鏡當師爺時,因替主人幫助雍正除去權臣而名聲大振,也是在他的影響下,各地衙門競相聘用紹興師爺,紹興師爺?shù)膭萘ρ杆贁U大。
鴉片戰(zhàn)爭以后,中國社會發(fā)生了重大的變化。為此,各級官府對人才的需求急劇膨脹,這為師爺隊伍的進一步壯大提供了新的機會。這時,最著名的師爺,幾乎都投效到了地方實權派和封疆大吏門下。如會稽縣的章士杰為曾國荃的師爺,馬家鼎為張之洞的師爺; 山陰縣的程塤為左宗棠的師爺,婁春蕃更是先后為李鴻章榮祿袁世凱端方等的師爺。這一時期的紹興師爺,隊伍規(guī)模地位作用勢力影響,已經(jīng)達到了頂峰。
戊戌變法后清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變革舉措,對紹興師爺?shù)拇嬖诩捌渥饔玫陌l(fā)揮產生了重大的影響。廢八股、??婆e、興教育,使得新的知識群體迅速崛起,打破了紹興師爺獨霸幕業(yè)的局面。司法制度的改革,打破了紹興師爺獨斷刑名的局面。各類經(jīng)濟財會類學校的興起,打破了紹興師爺獨理錢糧的局面。此時的紹興師爺作為一個群體組織,已日漸瓦解,地位作用也每況愈下。
紹興師爺也十分令人嘆息, 他們當中,除了少數(shù)能夠通過從幕獲取高官厚祿娶上三妻四妾之外,大多數(shù)拋妻別子,背井離鄉(xiāng),終生漂泊。他們或顛沛流離,奔走謀生; 或囊中羞澀,形只影單。連大名鼎鼎的婁春蕃也是如此,清史稿言其“焦勞益甚,猝病卒,葬于直省”,可想又有多少紹興師爺無法葉落歸根。
紹興師爺作為一個由特定區(qū)域人員構成特定時期發(fā)揮作用的特殊幕僚群體,伴隨著經(jīng)濟社會的變革與發(fā)展,終于完成了特殊的歷史使命,退出了特殊的歷史舞臺。